<em id="s8m9m"></em>
    <rp id="s8m9m"></rp>
  1. <span id="s8m9m"><pre id="s8m9m"></pre></span>
      1. <em id="s8m9m"></em>

        五種礦山常見事故的應急處理(一)

        2020-11-12 15:06:22 2020-11-12 15:06:22 875

        根據礦山事故及事故搶險工作的特點,礦山企業應做好以下五種危害性較大的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。

        1、礦山冒頂事故的應急處理

        2、瓦斯爆炸事故的應急處理

        3、煤塵爆炸事故的應急處理

        4、井下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理

        5、井下水災事故的應急處理

        1、礦山冒頂事故的應急處理

          冒頂事故是礦井中最常見最容易發生的事故。發生冒頂事故有些屬于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有限,而更多的則是由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造成。其主要原因有思想不集中麻痹大意,地質構造不清、地壓規律不明,支護質量不好、檢查不及時等。   

          發生冒頂事故以后,搶救人員首先應以呼喊、敲打、使用地音探聽器等與其聯絡,來確定遇難人員的位置和人數。   

          如果遇難人員所在地點通風不好,必須設法加強通風。若因冒頂遇難人員被堵在里面,應利用壓風管、水管及開掘巷道、打鉆孔等方法,向遇難人員輸送新鮮空氣、飲料和食物。在搶救中,必須時刻注意救護人員的安全。如果覺察到有再次冒頂危險時,首先應加強支護,有準備地做好安全退路。在冒落區工作時,要派專人觀察周圍頂板變化。在清除冒落巖石時,要小心地使用工具,以免傷害遇難人員。在處理時,應根據冒頂事故的范圍大小、地壓情況等,采取不同的搶救方法。

          頂板冒落范圍不大時,如果遇難人員被大塊巖石壓住,可采用千斤頂等工具把其頂起,將人迅速救出。

          頂板沿煤壁冒落,矸石塊度比較破碎,遇難人員又靠近煤壁位置時,可采用沿煤壁由冒頂區從外向里掏小洞,架設梯形棚子維護頂板,邊支護邊掏洞,直到把人救出;較大范圍頂板冒落,把人堵在巷道中,也可采用另開巷道的方法繞過冒落區將人救出。

         2、瓦斯爆炸事故的應急處理

          瓦斯爆炸是在極短時間內大量瓦斯被氧化,造成熱量積聚,在爆源處形成高溫、高壓,然后急劇向外擴散,產生巨大的沖擊波和聲響。  

        瓦斯爆炸是煤礦事故中破壞力最大的事故之一。瓦斯爆炸時,瓦斯濃度在5%。16%之間,氧濃度在12%以上,爆炸的引火溫度為650~750~C。爆炸時自由空間瞬時溫度可達1850~C,封閉空間可達2650~C;爆炸所產生的最大壓力約為炸前的9倍,出現很大的沖擊波;爆炸后生成大量一氧化碳,是造成人員大量傷亡的原因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1) 瓦斯爆炸事故應急處理的要點:

        (1)以搶救遇難人員為主,必須做到有巷必人,本著先活者后死者、先重傷后輕傷、先易后難的原則進行。   

        (2)在進入災區偵察時要帶有干粉滅火器材,發現火源及時撲滅。確認災區沒有火源不會引起再次爆炸時,即可對災區巷道進行通風。應盡快恢復原有的通風系統,加大風量排除瓦斯爆炸后產生的煙霧和有毒有害氣體。迅速排除這些氣體,既有利于搶救遇難人員,減輕遇難人員的中毒程度,又可以消除對井下其他人員的威脅。因此,在滅火搶救遇難人員的同時,對災區巷道恢復通風,排除有毒有害氣體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。  

        (3)清除巷道堵塞物,以便于救人。   

        (4)尋找火源,撲滅爆炸引起的火災。

        (5)做好災區偵察、尋找爆炸點、災區封閉等工作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2)救護隊在處理瓦斯爆炸事故時應注意的問題:

        (1)問清事故性質、原因、發生地點及出現的其他情況。   

        (2)切斷通往災區的電源。

        (3)進入災區時須首先認真檢查各氣體成分,待不再有爆炸危險時再進入災區作業。

        (4)偵察時發現明火或其他可燃物引燃時,應千方百計立即撲滅,以防二次爆炸。

        (5)有明火存在時,救護隊員的行動要輕,以免揚起煤塵,發生煤塵爆炸。

        (6)救護隊員穿過支架破壞地區或冒落堵塞地區時應架設臨時支護,以保證隊員在這些地點的往返安全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3、煤塵爆炸事故的應急處理

          煤炭粉末懸浮于空氣中遇高溫迅速被于餾而產生可燃氣體,這些氣體與空氣混合而燃燒并放出大量熱量,傳給附近懸浮的煤塵使燃燒循環下去以致形成爆炸。由于上述反應以極快速度進行,所以具有極高的溫度(2300~2500~C)和很高的壓力(幾個到幾十個大氣壓),故稱其為爆炸。   

          煤塵爆炸必須具備的條件是:煤塵本身具有爆炸性;煤塵在空氣中呈懸浮狀態,而且要有一定濃度;存在高溫熱源。另外,煤塵中水分的含量,空氣中的氧含量等對煤塵爆炸有一定影響。   

          發生煤塵爆炸事故時,首先由發現人利用附近電話匯報上級,說明災害地點、性質、范圍及波及面。同時設法通知災區回風側人員由基層干部帶領,按規定的避災路線退到新鮮風流地點待命或撤出礦井。此時所有人員都應戴上自救器。如果估計在自救器的有效使用時間內撤不出災區時,應利用現場一切可用的材料構筑臨時避難峒室,等待救護隊搶救。為了避免沖擊波的傷害,發生事故時要背向沖擊波方向,用濕毛巾保護面部和口鼻,躺在水溝的一側。礦調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應按應急計劃通知有關領導及礦山救護隊,立即組織搶救。   

          應急指揮部應迅速查清災害地點、性質、遇難人數、位置、通風設施等的破壞程度并制定出救災實施方案,保持與救護隊不間斷地聯系。救護隊長應根據救災方案安排行動計劃。指揮部還應及時命令后勤部門準備救災物資和設備,做好下井人數的統計工作,組織好醫務、家屬及治安等項工作。   

          災區救護人員應注意的是,集中力量搶救遇難人員,應多帶自救器或備用呼吸器以保證遇難者安全脫險,立即切斷災區電源,注意停電操作應由災區以外配電點進行,以防斷電火花引爆煤塵或瓦斯,對災區進行全面偵察,發現火源立即撲滅,防止二次爆炸;恢復通風,清除堵塞物,迅速排除有害氣體。

         4、井下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理

          根據熱源不同,礦內火災可分為兩大類:一是外因火災,是由外來熱源引起的;另一類是內因火災,是礦物等可燃物本身受到某些化學或物理作用引起的。這兩類火災,發生最多的是內因火災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內因火災發生必須有3個條件:即礦物有自燃傾向,有連續供氧的環境,熱量易于積聚。礦物的自燃傾向是由礦物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所決定的,它決定礦物在常溫下氧化的難易程度,是礦物自燃的內因;供氧和聚熱條件是礦物自燃的外因,它和礦物的地質條件、采礦方法、通風方式有關。

        來源: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網

        作者:佚名

         

        圖片來源于網路,侵則刪。


        午夜亚洲夜色av_91茄子成人网站在线_特黄毛片20分钟试看_特黄毛片20分钟试看

          <em id="s8m9m"></em>
          <rp id="s8m9m"></rp>
        1. <span id="s8m9m"><pre id="s8m9m"></pre></span>
            1. <em id="s8m9m"></em>